北宋熙宁十年(1077)苏轼结束了密州任期,被朝廷改派为徐州知州。这年四月二十一日,苏轼来到徐州。当时,苏轼刚逾不惑之年,奋发有为,任期二年,政绩卓著。他在徐写下—百七十余首诗词以及一些散文,其中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。不论从哪方面看,这二年都是苏轼—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。
苏轼就任徐州知州后不到三个月,七月十七日,黄河在澶州(河南今县)曹杓埽决口,一下子淹没了四十五个县,二十万顷农田。汹涌澎湃的洪水滚滚南进,直逼徐州城下。苏轼在洪水到来之前,已经组织徐州人民积蓄了土石,修补了堤坝,准备了工具。八月二十一日,洪水包围了徐州城。“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,高出城中平地一丈零九寸。”洪水一旦破城,后果不堪设想。由于事前准备充分,洪水受阻城外,未能破堤入城。然而,天上暴雨不止,洪水不断上涨,城防随时都可能出现险情。城中人心惶惶。因此富户准备携带家财,陆续出城逃命。苏轼为稳定人心,亲赴城门劝阻。他坚定地向大家保证:“吾在,是水决不能败城。”于是,逃城者又陆续返回城中。为确保徐州城的安全,苏轼亲赴军营,动员军队参加抗洪。他恳切地说:“河将害城,事危矣,虽禁军宜为我出力。”官兵们十分感动,纷纷上城抢险。苏轼指挥军民加同城墙堤坝。“率其徒持畚锸以出,筑东南长堤,首起戏马台,尾属于城。”城外洪水飞涨,只差“三板”(几寸)就要漫过城墙。苏轼不顾个人安危,日夜住在城上。他身穿布衣、脚着草鞋,拄着棍子,一边奔波指挥,—边和百姓一起抢险筑堤。
奋战七十余日,直到十月十三日,黄河决口处的澶州刮了—整天狂风,黄河一支回归故道,洪水退去,徐州城才得以脱险。为此,苏轼受到宋神宗的褒奖。宋神宗在《奖谕敕记》中称赞苏轼:“亲率官吏,驱督民大,救护城壁,—城生齿,并包库庐舍,得免漂没之害。”苏轼满怀胜利的喜悦之情,写了《河复》、《答吕梁仲屯田》、《九日黄楼作》等诗,记载了这次抗洪抢险的经过,表达了他关心人民,尽忠职守的思想情感,他在《九日黄楼作》中写道:
云岁重阳不可说,南城夜半千沤发。
水穿城厂作雷鸣,泥满城头飞雨滑。
黄花白酒无人问,日暮归来洗靴袜。
洪水退后,苏轼力主增筑城堤,以防御洪水的再度侵袭,为此多次上表朝廷,要求拨款派夫。公元1078年2月,朝廷同意了苏轼的要求,赐钱二干四百一十九万,派四千零二十三人,又发常平钱六百三十万,米一千零八万余斛,募三干零二十人。苏轼用此改筑了徐州外城,建立了四座木岸,又在东门上修了一座楼台。楼高十丈、以黄泥刷墙,“垩以黄土,名之曰黄楼,以土实胜水故也。”苏轼常在楼上宴集宾客、饮酒赋诗。有次,苏轼的好友,远在京城任国子编修的秦观,以黄楼为题写了一篇赋寄给苏轼,苏轼立即写了一首诗酬谢他:
我在黄楼上,故作黄楼诗。
忽得故人书,中有黄楼词。
黄楼高十丈,下建五大旗。
楚山以为城,泅水以为池。
我诗无杰句,万景骄莫随。
夫子独何妙? 雨雹散雷椎。
雄词杂今古,中有屈宋姿。
南山多磐石,清滑如流脂。
朱蜡为摹刻,细妙分毫厘。
佳处未易识,当有来者知。
可见对黄楼感情之深。他还把在徐州写的诗编为一集,名《黄楼集》。黄楼原址本为霸王厅。苏轼拆厅建楼。他在《答范淳甫》诗中自注:“郡有厅事,俗谓之霸王厅,相传不可坐,仆拆之以盖黄楼。”
战胜洪水后,徐州又遇严重旱灾。一冬无雪,春又无雨,正如苏轼所言:“水未落而旱已成,冬无雪而春不雨,烟尘蓬勃,草木焦然。今春麦已过期,获不偿种,禾未入土,忧及明年。(《徐州祈雨青词》)苏轼积极组织人民抗旱,用塘水、河流积水浇灌庄稼。在《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》中,他写道:
西郊黄土没车轮,满面风埃笑路人。
以故役夫三万指,从教积雨诜残春。
面对徐州“久旱千里赤”,“三月行人口生土”的旱情,苏轼尊重民俗民情,作了《起伏龙行》、《徐州祈雨青词》,率领官吏民众稽首哀告上苍,呼天请命,唯恐“事神以不恭,以获戾于上下。”同时上表朝廷,请求减免徐州赋税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或许上天真的被感动了,不久,徐州下了一场喜雨,旱情有所缓和。苏轼又亲到石门谢雨。看到丰收在望、人民安居乐业,喜气洋洋。苏轼满怀激情地写下《浣溪沙》一词:
惭愧今年二麦丰,千歧细浪舞晦空,化工余力染天红。
归去山公应倒载,阑街拍手笑儿童,甚时名作锦熏笼?
陶醉喜悦之情溢于方表。
城中居民常为烧饭取暖的柴草发愁。特别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季节,缺少取暖的柴草更给人民带来说不尽的苦难。为解决燃料问题,苏轼派人四处查访,终于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发现了石炭(煤)。这不仅解决了人民燃料问题,而且还可以大量用来冶铁、制造农具和兵器。百姓欢欣鼓舞,苏轼更是兴奋异常,激动地写下《石炭》诗:
彭城旧无石炭,元丰元年十二月,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,以冶铁作兵,犀利胜常云。
君不见,
前年雨雪行人断,城中居民风裂肝。
湿薪半束抱衾调,日暮敲门无处换。
岂料山中有遗宝,磊落如磐万车炭,
流膏迸液无人知,阵阵腥风自吹散。
根苗一发浩无际,万人鼓舞千人看。
投泥泼水愈光明,烁玉流金见精悍。
南山栗林渐可息,北山顽铁何劳锻。
为君铸作百炼刀,要斩长鲸为万段。
详细地记述了“访获”石炭的经过及石炭的功能,成为中国煤炭史上一份十分有价值的史料。苏轼作为徐州煤矿的最早发现者,功不可没。
徐州发现煤炭以后利国监的三十六座冶铁炉都用煤炭作燃料,炼出的兵器犀利异常。苏轼还写过《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之句次韵答之》一诗,抒发要用徐州冶炼之剑诛杀奸佞之头的豪情壮志。苏轼任徐州知州两年,结交许多朋友,其中—位平民朋友是张山人。
山人原名张天骥,字圣涂,又号云龙山人。张山人其父皆笃信道教。受父母影响,山人年轻时就看破红尘,无意仕途。他隐居于云龙山下,过着“读书北窗竹,酿酒南园水”的田园隐居生活。苏轼常在公暇与宾客僚吏同游云龙山,并到张山人隐居的小山村里去拜访他。在《过云龙山人张天骥》—诗中,苏轼写道:
荒田咽蛩蚓,村巷悬犁枣,下有幽人居,闭门空雀噪。西风高正厉,落叶纷可扫;孤僮卧斜日,病马放秋草。墟里通有无,垣墙任摧倒。
有时,苏轼还带来歌妓。“故将俗物恼幽人,细马红妆满山谷。”
遭受洪水侵袭后,山人旧居被毁,遂迁居云龙山东麓。苏轼登门作诗,祝贺乔迁之喜,他们结成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。苏轼《游张山人园》诗吟道:“惯与先生为酒伴,不嫌刺史亦颜开。”“闻道君家好井水,归轩乞得满瓶回。”到山人处饮酒作诗,临走还讨一瓶好井水,可见交情非同一般。
张山人驯养了两只鹤,并在云龙山顶修建了一座草亭,名为“放鹤亭”,苏轼为此写了一篇《放鹤亭记》,文情并美,成为流传干古的著名散文。
公元1079年,苏轼在徐任满,赴湖州上任时,徐州百姓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来,为他送行。百姓挽住苏轼的马头,献花祝酒,依依惜别,不禁失声痛哭。
熙宁十年秋,彭城大水,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,水及其半扉。明年春,水落,迁於故居之东,东山之麓。升高而望,得异境焉,作亭於其上。彭城之山,冈岭四合,隐然如大环,独缺其西一面,而山人之亭,适当其缺。春夏之交,草木际天,秋冬雪月,千里一色,风雨晦明之间,俯仰百变。山人有二鹤,甚驯而善飞,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,纵其所如,或立於陂田,或翔於云表,暮则傃东山而归,故名之曰“放鹤亭”。
郡守苏轼,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,饮酒於斯亭而乐之。挹山人而告之曰:“子知隐居之乐乎?虽南面之君,不可与易也。《易》曰:‘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’《诗》曰:‘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’盖其为物清远闲放,超然於尘垢之外,故《易》、《诗》人以比贤人君子。隐德之士,狎而玩之,宜若有益而无损者,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。周公作《酒诰》,卫武公作《抑》戒,以为荒惑败乱,无若酒者,而刘伶、阮籍之徒,以此全其真而名後世。嗟夫!南面之君,虽清远闲放如鹤者,犹不得好,好之则亡其国。而山林遁世之士,虽荒惑败乱如酒者,犹不能为害,而况於鹤乎!由此观之,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。”
山人忻然而笑曰:“有是哉!”乃作放鹤、招鹤之歌曰: “鹤飞去兮西山之缺,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。翻然敛翼,婉将集兮,忽何所见,矫然而复击。独终日於涧谷之间兮,啄苍苔而履白石。鹤归来兮东山之阴。其下有人兮,黄冠草屦,葛衣而鼓琴。躬耕而食兮,其馀以饱汝。归来归来兮,西山不可以久留。”
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古者有喜,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周公得禾,以名其书;汉武得鼎,以名其年;叔孙胜狄,以名其子。其喜之大小之不齐,其示不忘一也。
予至扶风之明年,始治官舍。为亭于堂之北,而凿池其南。引流种树,以为休息之所。是岁之春,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越三月,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为未足。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官吏相与庆于庭,商贾相与歌于市,农夫相与忭于野。忧者以喜,病者以愈,而吾亭适成。
于是举酒于亭上,以属客而告之,曰:“五日不雨可乎?”曰:“五日不雨则无麦。”“十日不雨可乎?”曰:“十日不雨则无禾。”“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。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,则吾与二三子,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,其可得耶?今天不遗斯民,始旱而赐之以雨,使吾与二三子,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,皆雨之赐也,其又可忘耶?”
既以名亭,又从而歌之,曰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一雨三日,繄谁之力?民曰太守,太守不有;归之天子,天子曰不然;归之造物;造物不自以为功;归之太空,太空冥冥;不可得而名,吾以名吾亭。”
汉高皇帝庙有石,高三尺六寸,中裂如破竹,不尽者寸。父老曰:“此帝之试剑石也。”熙宁十年,蜀人苏轼为彭城守,弟辙实从入庙,观石而为之铭曰:维汉之兴,三代无有。提剑一呼,豪杰奔走。厥初自试,山石为剖。夜断长蛇,旦泣神母。指麾东西,秦项授首。剑然三尺,一夫之偶。大人将之,山岳颓仆。用巨物灵,不复凡手。武库焚荡,帝命下取。岿然斯石,不尚有旧。